
在过去的几年中,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不断加剧,而美国所针对我们的策略主要涵盖两个方面。一方面,从技术层面来看,美国对华为等企业施加了严格的限制,尤其是在芯片和操作系统的供应上。他们不仅禁止美国本土企业,还对像英伟达这样的行业巨头实施制裁,遏制我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势头,意图彻底封锁我们在这一前沿技术上的进步。
另一方面,从经济层面来看,尤其是在年初,关税的不断上调便是最明显的体现。此外,美国还禁止华为和中兴通讯等中国企业在其境内展开业务,这同样属于经济打压的一部分。从表面上看,我们似乎仅仅只是实施了一些对等的关税反制措施,对技术层面的反击力度不够,显得有些力不从心。
然而,情况并非如表面所见。有一些策略实际上就像“万金油”一样,能够在关键时刻发挥挤压作用,使美国感到前所未有的威胁。这并不是夸大的说法,而是一种显而易见的事实,这种“万金油”便是对稀土资源出口的限制。近年来,我们多次提到通过限制稀土资源的出口来进行对等反制,对其威力可以说是至关重要的。
展开剩余72%那么,稀土资源的限制究竟有多强大呢?从最近美国和欧洲的反应中能够窥见一二。比如,7月13日,欧洲议会投票通过了一项决议,声称中国限制稀土出口是没有正当理由的,并具有明显的威胁意图,应该受到谴责。紧接着在7月14日,美国媒体也报道了国防部为了减少对中国稀土依赖而投入4亿美元,成为美国最大稀土生产商芒廷山口材料公司的主要股东。
实际上,美国此举的背后,显示出他们将目光转向了另一个稀土重要来源——“电子垃圾回收”。乍一看,这似乎显得有些悲哀,作为全球领先的技术强国,美国竟然不得不通过回收电子废料来提炼稀土资源,以满足自身的需求。
这一切发生的根本原因在于,稀土资源在许多高端制造领域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。例如,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、航空航天领域的发动机传感器、半导体芯片、化工产品、军事武器、核能项目以及医疗设备等都依赖于稀土的使用。可以毫不夸张地说,若稀土资源彻底枯竭,现代科技将面临系统性崩溃和巨大的倒退,其后果会远远超过工业革命之前的技术断层。
目前,我国已探明的稀土储量高达4400万吨,占全球探明总量的40%,名列全球第一。尽管这个比例看起来相当庞大,但并非不可替代,比如巴西也有2100万吨的储量,虽少一半,但我国之所以显得不可替代,是因为我们拥有全球唯一完整的稀土开采和加工产业链。这意味着,尽管其他地区拥有稀土资源,却缺乏形成完整产业链的能力,因此我们在稀土领域的地位是独一无二的。
欧洲和美国发声和行动的本质,实则是由于他们开始对我们可能的稀土禁供感到恐慌。因为这将显著影响他们科技的发展,几乎是全方位的。当然,他们并非没有解决之道,那便是积极构建自己的稀土产业链。但根据行业的预测,建立这一完整的产业链,欧美需要耗费大约十年的时间,并投入大量研发资源。
在这十年里,欧美在科技和工业等领域的发展将受到显著影响。因此,不得不承认,我们这一反制策略简直是绝妙无比,正中欧美的要害,同时也再一次彰显了自主构建技术产业链的重要性。
发布于:天津市正中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